Google 教育:負責任使用人工智慧教學指南
這份教案由 Google for Education 發佈,旨在幫助教師指導學生,使其成為知情且負責任的人工智慧(AI)使用者,並理解 AI 技術(如 Gemini)帶來的潛在風險和道德影響。
課程核心:負責任使用 AI 的 5 個技巧
所有課程內容圍繞以下五個關鍵原則展開:
- 技巧一:記住 AI 是技術,而非人類。AI 缺乏意識、情感和獨立思考能力。
- 技巧二:批判性地評估回應。永遠不要假設 AI 輸出的內容是完全正確的。
- 技巧三:如果感覺不對勁,應進一步查證。AI 可能產生「幻覺」(編造的答案)或含有偏見,必須查證資訊源頭。[cite: 112, 167]
- 技巧四:對私人資訊保密。切勿將個人身份資訊(如地址、生日、財務或健康資訊)輸入任何生成式 AI 系統。
- 技巧五:使用 AI 來提升您的才能,而非取代它們。將 AI 作為集思廣益和優化工作的工具,而非取代個人創作與學習的手段。[cite: 221, 206]
課程主要學習內容
AI 限制與潛在風險
- AI 幻覺(Hallucinations):當 AI 在缺乏特定資訊時,會「編造」或「發明」答案。學生應使用其他工具(如 Google 搜尋)進行驗證。[cite: 112, 118]
- 內容偏見:由於 AI 是從人類創造的數據中學習,其輸出內容可能帶有固有的偏見,影響判斷的公正性。[cite: 133, 135]
- 深度偽造(Deepfakes):指未經許可,利用數位技術操縱他人的影像或聲音,可能用於詐騙或傳播假消息。
學術誠信與道德使用
- 學術誠信:學術誠信的核心是誠實地完成自己的工作。將 AI 生成的內容直接複製貼上並提交為自己的作業,視同作弊。[cite: 202, 213]
- 正確使用方式:應利用 AI 進行研究主題的集思廣益、概念解釋或結構組織,而非完全依賴它來完成作業。[cite: 209, 212]
Gemini 青少年用戶隱私保護
Gemini 針對年輕用戶設計了額外的保護措施:
- 活動記錄預設為關閉,不會保留輸入紀錄。[cite: 29, 185]
- 設有篩選器,阻止個人私密資訊被用於模型訓練。[cite: 186]
- 首次詢問事實性問題時,會自動運行「雙重檢查」功能,以驗證輸出內容的準確性。